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开放科学对科学数据共享与管理的影响及应用”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1年7月9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承办的“开放科学对科学数据共享与管理的影响及应用”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分为会议报告和座谈研讨两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到会并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亚东致欢迎辞。会议由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闫向东主持,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高校、科研机构、学会、国内外知名出版商、数据库以及技术服务商等相关机构的34名专家学者出席并参与研讨。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围绕科学数据开放的范围边界、科学数据开放的现实问题、开放科学对科学数据共享与管理的影响、开放科学背景下科学数据共享的中国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马俊才、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研究员高孟绪、爱思唯尔学术关系总监康晓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主任李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顾立平、EIFL开放获取项目负责人Iryna Kuchma分别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和工作,针对“开放科学对科学数据共享与管理的影响及应用”主题做大会报告。


杨卫院士在会议领衔报告中指出,开放科学被学界接受需要经历两个考验,一是如何实现利益攸关方共赢,二是如何在学术界改变OA声誉。杨卫院士提出,开放科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三道门槛,即推动主体是谁、如何渐近地弥合价差以及怎样稳定国刊发展。未来,可从构建国际一流的学术数据运营和服务平台、形成购置开放科学数据的复合型主体、采用基价+资助补贴的价格策略、鼓励高水平国刊的开放科学团购等方向探索我国科技期刊推动实现开放科学的路径。


杨卫院士报告:开放科学——从学界接受到实施路径


在座谈研讨环节,专家们针对会议主题和研讨议题,围绕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阐述了各自观点并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开放科学、科学数据共享对于中国科技期刊界来讲,还是“新生事物”。虽然国外有一定的模式可以参考,但是在探索开放科学背景下科学数据共享的中国发展路径时,更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开放科学、开放数据助益科技创新发展,也要考虑到数据安全,以及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等现实问题,可以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摸索前进。


来源 | 科技期刊发展促进处供稿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